9月9日上午,2021推動創建武漢智能标杆工廠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從數字化技術、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幾個方面講解智能制造核心技術問題,為智能制造引領中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積極獻策。

丁漢院士談到,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中數字化是核心,而在數字制造裡,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是最重要的。“機器人技術相當于四肢,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當于智腦”。在他看來,近幾年,中國智能制造通過政府和企業家的共同努力,在家電、汽車、工程基建等很多方面已經走到了國際前列。未來,機器人将會以共融機器人為發展方向,實現人、機、環境的共融,機器人産業會迎來更好的發展。
“高端制造、高端工業的核心還是要有紮實的數據依托。”數字化制造裡最核心的問題則是通過數字化可以對産生的性能進行預測和控制以及制造系統的維護,其中核心問題是可以對過程進行預測和控制。對此,丁漢院士強調道,在支撐數字化轉型的軟件研發上,我們還需要提升自主能力,比如自主檢測設備由企業自己生産,将技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從而拉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他透露,團隊正在進行的一項課題是關于機器人改變制造業現狀,研究未來機器人如何給制造業帶來一些新模式的變革。
“走向高端的時代,拼的是軟實力和硬實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于制造業轉型至關重要,算法則是實現數據驅動和智能制造的重中之重。丁漢院士預測:“未來會需要大量的數學家,需要大量的算法作支撐。”大數據未來最主要的工作是對生産過程進行機理建模,真正解決國家“卡脖子”的技術,讓大數據賦能傳統産業。他建議,智能制造的轉型要通過數字化的手段打通環節的桎梏,實現無縫對接和提高産品的質量,以多元異構信息的處理來提高産品的核心競争力。
來源: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
原文鍊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328726931582000182%22%7D&n_type=-1&p_fro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