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日晚18:30,88858cc永利2023學年“三好學生标兵”候選人風采展暨優秀學子故事分享會在紫菘學生活動中心中庭舉行。在衆多候選人中,我院學子吳炜脫穎而出,現場表現優異,榮獲“三好學生标兵”稱号——這是屬于本科生的最高榮譽。

【學習情況】
三年總加權93.7 GPA 3.99/4.00 年級第一;
2022-2023學年加權94.69,年級第一;
2021-2022學年加權94.43,年級第一;
大學物理(一)、大學物理(二)、定量生理學均為100分。
【榮譽獎勵】
2023年10月 國家獎學金;
2023年10月 校三好學生;
2023年1月 校三好學生;
2022年9月 本科特優生;
2022年10月 陳孝平院士獎學金;
2022年10月 海信集團獎學金;
2021年12月 校學習優秀獎學金;
2021年4月 校學習優秀獎學金;
2021年4月 校自強獎學金。
【科研競賽】
2023年7月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全球特等獎提名;
2023年8月 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 全國三等獎 華中賽區一等獎;
2022年3月-2023年9月 省級大創“基于多重RNA原位雜交圖像分析軟件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結題;
2021年3月-2022年3月 省級大創“适用大樣本包埋的生物醫用水凝膠制備”結題;
2023年9月 與北大計算機學院合作投稿人工智能頂會ICLR 2024。
作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一名學生,我們身處時代的交彙點,自當以敢為人先的淩雲壯志和久久為功的頑強毅力投身到助力生物醫療研發的新征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為中國醫療造一把好“槍”!
——吳炜

吳炜以“不一樣的轉碼”為題,生動講述了自己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探索之路。初入學,他在課程學習上顯得格外适應,連續五個學期加權排名第一;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上小試牛刀,便獲得了全球特等獎提名。學習之路走的很順暢的他,依然不了解這個專業。于是,在人工智能發展的浪潮下他開始了轉碼的探索,而且很成功。他在北大計算機學院實習,并且投稿了一篇的頂會論文,獲得了北大計算機學院的保研offer。
這個時候,一堂課程影響了吳炜轉碼這個選擇。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課上,駱海明老師抛出一個“可以測驗大家是否有科研天賦”的難題,吳炜很快便得出了正确答案,之後他又答出了另一個高難度化學題。駱海明老師對吳炜表示“你應該把你的才智放在生物醫學問題上”。那堂課給吳炜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他開始思考:為什麼要轉碼?真的不喜歡現在的專業嗎?回憶曾親自去到華科大-聯影聯合實驗室等看到的我國生物醫療行業迅猛發展,再想起老師曾提到的國産高端影像設備等依舊受制于人的關鍵技術,吳炜意識到生醫工人的使命所在,選擇了轉碼——當醫生的“貼身”碼農。

在駱老師的推薦和個人的努力,吳炜在兩位醫學界專家指導下前往北大生物醫學人工智能系開啟了嶄新的科研生活。來到在北醫三院,他和婦産科一線醫生進行例會,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真實場景的問題;走進協和醫學院,他和基礎醫學醫生進行合作,用人工智能算法喚醒沉睡的醫學數據。當聽到醫生說“你是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吧,這麼懂我們醫生,真是少見”,吳炜無比感謝駱老師對他轉碼之路的改變。
“不一樣的轉碼”是吳炜三年來從課程、競賽、實習等方面一步步用實踐和思考凝結出的獨特選擇。作為工程科學學院的一員,他以優異的學業成績展現求知精神和專業技能;作為華中大的一份子,他秉持着“明德、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精神,積跬步探索自己的選擇之路;作為生物醫學工程人,他感受到使命所在,期望自己能為生物醫學貢獻更多力量。

聽了吳炜的求索之路,工程科學學院和88858cc永利的學弟學妹們既深化了學科認知,也明确了未來的前行方向。
有兩名來自88858cc永利的學子發表了自己在看完吳炜學長的答辯後的感想:
未來2201班何立源:當個人興趣愛好、時代就業風口和國家發展所需三者呈現在自己的面前時,吳炜學長用他不一樣的“轉碼”故事帶給了我啟發和答案。作為一名“生醫工”人,吳炜學長在過去看到了我國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仍有許多“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尚待攻關。于是,他選擇成為醫生的“貼身碼農”,用實際行動诠釋“生醫工”人身上的使命和責任。吳炜學長的故事激勵着作為未來學子的我們,要将個人興趣、技術所長與國家需求相結合,驅動科創發展,引領未來技術,勇擔時代重任,書寫青春華章。
未來2202班夏浩然:在吳炜學長的校三标答辯中,學長分享了自己的大學故事,我聽後對他十分敬佩,在已經保研北大研究人工智能後,學長了解到中國生醫器械方面依然在有短闆,毅然加入生醫與人工智能學科交叉領域研究,立志将人工智能帶入基礎生物醫學研究。我認為我們應向吳炜學長學習,不忘祖國需要,将自己所學與國家需要相結合,紮實研究,勇于創新!